电力人物> 人物访谈>

正文

  • -->

      由新华社各大媒体联合主办、经济参考报承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———“绿动·2011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(企业、城市)”评选活动于近日启动,为使广大网民和读者加深对我国绿色发展的理解,经济参考报与新浪网联合推出“绿色发展系列微访谈”活动。10月25日,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所长、著名经济学家周天勇做客微访谈,与网友畅谈“绿色发展与幸福民生”。

      网友“宫心学”:怎样协调城市的工业发展与绿色发展?

      周天勇:一个城市若要保持生态,首先要提高服务业在G D P中的比例,服务业的能耗低,污染小;第二要调整工业结构,特别是现在有许多降低污染和排放的技术,可以改造。另外,城市要发展公交,减少小汽车尾气排放。

      网友“中证评-陈”:绿色发展概念是什么?和可持续发展有何区别?幸福是感觉,是情绪,如何定量描述民生?

      周天勇:绿色发展,实际上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点。如果说有区别,绿色发展,更注重于生态,而后者则更强调上一代人的发展,不以下一代人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。

      网友“冯少峰”:北京污染这么严重,怎么才能改变现状?

      周天勇:把有污染的工厂尽量迁出去;减少小车出行,增加公交;严格控制建筑工地扬沙;形成有效的水污染处理系统;增加绿地面积。

      网友“寂静的莱茵”: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,很多地方主张工业强省、工业强市,把工业“过度化”,怎么解决这一问题?

      周天勇:没有工业,确实不能致富。但是,污染严重,生态环境破坏,也是不值得的。因为我们国家,没有核算社会成本的体系。一个地区工业生产形成了G D P,但是,同时也造成了污染,破坏了生态,导致社会利益的损失,这些都是社会成本。

      网友“自由的李依依”:如何更好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?

      周天勇:关键是要明晰权责,明确和保护造林人的产权,明确和界定排放者和被污染者的权利和责任。只有这样森林才能生长出来,被污染者可以向污染者索赔,变成污染者的成本。这就是制度安排战略。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。

      网友“江中渔者88”: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欠债太多,以前仅重视G D P增长,资源无序开发,如何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,在国外有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?

      周天勇:一是要明确产权与确定权力安排;二是发挥价格体系的作用,有效调节人民的消费理念,形成节俭的生活方式;三是对资源消耗大、污染排放多的大户进行征税限制;四是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,对于采取新技术的企业要给予减税方面的支持;五是要形成大众生态环境保护理念。 


  • 相关文章 :
  • 免责声明:文本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先行电力网无关。其原创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 核实,对文本以及其中全部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 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  • 标签: 谢子聪 电网 电动汽车 (责任编辑:)
  • 复制链接
  • 分享到:

用户名 : 快速登录

  •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建议,请到交流平台。到微博反馈
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版权所有京ICP备11041772号
CopyRight © 2002-2011先行电力网, All Rights Reserved.